泥之韻董玉志:以“共生”破局同質化,用流量重構藝術涂料生態
采訪背景
青島泥之韻環保壁材創始人董玉志,自2014年創立品牌以來,以“環保藝術壁材領軍者”為定位,帶領企業從硅藻泥起步,逐步構建了涵蓋微水泥、藝術漆、水洗石等七大產品體系,并打造了“泥之韻”“泥境”“邁斯卡樂”等多品牌矩陣。其主導起草《聚合物微水泥》團體標準,推動行業規范化發展,2024年泥之韻與子品牌“泥境”雙雙入選“年度十大微水泥品牌”。董玉志本人屢獲殊榮,如“微水泥行業推廣先進個人”“藝術涂料十大風云人物”,并頻繁以主持人或演講者身份參與行業峰會,分享經營策略與行業洞見,被業內視為兼具實戰經驗與戰略眼光的領軍人物。在行業競爭加劇、市場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,泥之韻通過“質量+流量”雙引擎持續突圍,成為藝術涂料與微水泥領域的標桿企業。
一、戰略布局:流量戰略≠流量戰術,多品牌矩陣背后的“共生邏輯”
記者:您提出的“藝術涂料流量戰略”與常規流量戰術的核心差異是什么?在行業同質化加劇的背景下,泥之韻如何平衡多品牌運營與核心技術深耕?
董玉志:流量戰略和流量戰術的區別在于,流量戰略是企業的頂層設計,是基于對市場趨勢、用戶需求和品牌定位的深度洞察,制定的長期、系統性的流量獲取與轉化規劃。它關注的是如何通過品牌建設、產品創新、渠道拓展等多維度手段,構建持續穩定的流量入口,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。而流量戰術則是流量戰略的具體執行動作,是在特定的渠道、場景下,運用各種營銷工具和方法,實現短期的流量增長和轉化。比如通過社交媒體的熱點話題營銷、搜索引擎優化等手段,快速吸引用戶的關注。沒有戰略很難長久持續。
關于多品牌矩陣,表面看似資源分散,實則暗含精準分層邏輯。“泥境”主打大眾市場,以高性價比覆蓋剛需;“泥之韻”聚焦高端定制,對標進口品牌;“邁斯卡樂”則專攻設計師渠道,形成“金字塔式”品牌生態。這種布局既避免了內部競爭,又通過統一供應鏈和技術研發(如《聚合物微水泥》團體標準的核心專利)實現成本集約。未來3年,我們將在材料數字化和施工智能化方向突破:比如通過AI工具自動生成墻面效果圖,用數字人24小時解答施工問題,甚至開發能感知濕度、自動調節室內環境的“智能微水泥”。
二、行業痛點:標準化不是獨角戲,需構建“共生型產業生態”
記者:作為微水泥團體標準起草人,您認為推動行業標準化的最大阻力是什么?如何讓中小品牌共同提升施工質量?
董玉志:最大的阻力來自**“劣幣驅逐良幣”的惡性循環**。部分企業為快速變現,用低價低質的微水泥做地面,導致開裂、脫粉等問題頻發,嚴重損害消費者信任。更棘手的是,短視頻平臺催生大量“網紅新品”,消費者難以辨別真偽,進一步加劇市場混亂。
值得一提的是,泥之韻最新研發的微水泥產品已經可以進行鋼球砸實驗,這是市面上唯一一款能夠承受鋼球撞擊的微水泥。這一創新不僅展示了我們產品的高硬度和耐磨性,也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。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技術突破,帶動整個行業在產品質量上的提升。
泥之韻的破局之道是 “共生理論” ——只有行業健康發展,個體企業才能持續獲益。我們向中小品牌開放三大賦能體系:一是技術培訓,每年舉辦20場微水泥施工技藝專項培訓,覆蓋從基面處理到拋光養護的全流程;二模式共享,通過各行業平臺分享藝術涂料成功的運營模型;三是口碑共建,建立施工案例數據庫供行業查詢,避免重復踩坑。當然,市場最終會淘汰投機者,我們能做的是持續呼吁:走正道,才能走得遠。
三、流量密碼:從“賣涂料”到“賣生活方式”
記者:您提出的“流量變現三要素”具體指什么?在流量碎片化時代,如何讓用戶主動成為品牌傳播者?
董玉志:流量變現需要意識、方法、執行力的三重閉環。意識層面,我們要求全員樹立“內容即產品”思維——一段微水泥施工短視頻,既是教程也是銷售線索;方法上,建立“1+N”流量矩陣:1代表總部,共有500個矩陣號,未來可能會有1000個,N是聚焦本地化賬號;執行端則通過“流量作戰地圖”,量化每個渠道的轉化率與客單價。
提升用戶黏性的核心在于創造超越交易的價值。我們推出“天使之家”計劃:客戶完成訂單后,可申請成為“體驗官”,參與新品測試并享受終身維護服務。這些用戶自發在社交平臺分享案例,形成“真實場景+情感共鳴”的裂變效應。數據顯示,35%的新客戶來自老用戶推薦。
四、全球化野望:用“中國式解決方案”破解文化適配難題
記者:泥之韻拓展東南亞市場時如何應對文化差異?中國藝術涂料要走向世界還需補足哪些能力?
董玉志:在馬來西亞市場,我們發現當地消費者偏愛啞光質感與莫蘭迪色系,這與國內流行的多風格雜化截然不同。我們的策略是 “全球標準+本土創意” :基礎配方統一采用歐盟環保標準,但色彩研發團隊中必須有東南亞設計師參與。目前,新加坡濱海灣的某高端酒店項目就采用了我們定制開發的“熱帶雨林”系列微水泥。
要成為“世界的微水泥”,亟需完成三大升級:品牌話語權(擺脫“低價替代品”標簽)、文化敘事力(用東方美學重新定義環保壁材)、服務響應力(建立海外倉儲與本地化施工團隊)。今年我們將在迪拜設立設計中心,這不僅是地理布局,更是向世界輸出“中國質造”標準的戰略落子。
結語:從青島走向全球,泥之韻的十年印證了一個真理:在高度內卷的市場中,唯有堅守長期主義、構建共生生態,才能穿越周期。董玉志的野心不止于做“中國微水泥之王”,他更想證明:中國品牌完全有能力定義下一代建筑美學的規則。
本文關鍵詞:
泥之韻董玉志:以共生破局同質化,用流量重構藝術涂料生態產品百科